3)第852章 赴死_贞观俗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这就是大唐精锐的素养。

  李靖的兵法中有关于军法一条里就专门写过大唐府兵的军规条令,其中便有开战时的许多严格军法,比如交战之时,各就齐位,不得东张右望,交头接耳,不得喧哗说话。也不准提前攻击,更不准越队上前,进退皆须依据军令,否则可直接阵斩。

  团校尉立于弓弩手之后的团旗之下,而各旅的旅帅则站在弓弩手之前,立于步槊手之后。

  各队的队头们,全都立于本队最前。

  各队队副,手执陌刀、斩马立于全队最后一排,督战记功。

  “准备!”

  队头们大喊一声,然后把挂在脖子上的铁哨含进嘴里,看着已经冲入最佳射程的蛮子,用力的吹响了口中的哨子。

  这种哨子是秦琅独创,专门给军中队头们使用的,因为队头们居于全队最前,负责引战指挥,堪称最前线的士官,品级虽低,但却是全军的基层骨干。

  传统唐军战阵,每队都有一面队旗,旗手跟在队头后面,还有两名旗手护卫,队旗所在,便是队长所在,也是全队所在。

  有的时候,一军主帅甚至能够直接把命令传到队一级,就是通过这些旗帜。

  不过大规格的战斗时,战场混乱,真正前线指挥的还是这些基层军官们,为了能够让队头们更好的指挥带领手下这一队五十人马,秦琅特意给带头们的头盔上加了一根避雷针一样的盔尖,上面还有一面小队旗,如同是小号的队旗,这让战斗时,全队可以更醒目的看到队头的位置,跟随队头。

  另一方面,秦琅给队头们加了一枚铁哨,平时挂在脖子上,战斗的时候含在嘴里吹动,通过几种定好的长短哨音,来代表一些简单的战斗命令。

  铁哨在嘈杂的战场上也声音响亮清晰,比起以往让队头们用嘴喊,有效的多。

  此起彼伏的铁哨声在阵前响起。

  长弓手率先发动了攻击。

  不是吊射,也不是三叠射。

  面对着这群不能称之为战士的蛮子们,队头下令弓手们精准射击,瞄准了再射。

  强劲的长弓将精良长箭弹射而出,弓手们精湛的射术,将六十步外一个黑瘦的句町蛮一箭射中,箭入胸膛,强大的劲力将那个奔跑而来的老头射的站不住脚,后退着跌倒,一箭毙命,再没能起来。

  他手里紧握着的斧头,也滑落在地。

  进攻的怒吼,转眼间就成了遍地的哀嚎。

  战斗只持续了不到一刻钟。

  蛮子们大约扔下了百来具尸体后,绝望的后撤了,他们退到了半山坡上,目光如血的瞪着山下的唐军,那些人挨都挨不近,他们碰都没碰到入侵者一下,就死了这么多人。

  山坡上响起无数的哭喊之声,呼爹唤儿。

  山下,得胜的唐军也并没有多少喜悦,这样的胜利,让人不免沉重,他们倒希望是跟精锐的蛮子们痛痛快快的打一场,而不是现在这般对一群老弱妇孺下手。

  秦琅叹声一声。

  “派向导上前劝降,就说降者免死。”

  虽然唐军能够轻易的上前剿灭这群败兵之蛮,但没有人反对招降。

  向导出阵,来到山下喊话劝降!

  “句町蛮不识好歹,拒绝了卫公的仁慈,他们不肯投降!”向导惭愧的回来请罪。

  秦琅无奈。

  请收藏:https://m.wn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