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695章 京中叛乱_贞观俗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蒙蔽!”

  “嗯?”

  权万纪趁机向皇帝告状,说大理寺卿孙伏伽也有可能已经被杨氏拉拢过去,所以大理寺上下都得孙伏伽的示意,对李好德案的黑白颠倒无视。

  又说御史大夫马周,也跟孙伏伽有勾连,说他们曾在监国会议前私下暗语,侍中魏征还因此警告二人。

  事情说到这,这已经不是李好德是不是精神病,张蕴古有没有循私这么简单了,而是涉及到弘农杨氏家族谋反。

  弘农杨氏号称是关陇六大士族之一,其实力甚至在京兆韦杜,河东裴柳薛之前,杨师道所在的观王房,更是隋亡以来,弘农杨氏的主枝了。

  杨氏如今遍布朝野,他们要反,还真可能要出大问题。

  李世民当皇帝以来,已经经历过数次谋反叛乱了,从李瑗、王君廓,到罗艺,再到宗室的李孝常,李幼良,还有许多大将跟着参与。

  面对着危及到自己皇位的谋反案,李世民高度警惕。

  连宗室的李瑗、李孝常、李幼良都要谋他的反,杨家谋反也不是没可能。

  “张蕴古!”

  李世民咬牙,他很清楚的记着这人,当初李瑗叛乱被平定后,许多幽州官员被免职或贬职,原是李瑗记室的张蕴古给他上了一道谏书《大宝箴》。

  他在谏书中采用曹魏李康的名句,故以一人治天下,而不以天下奉一人,还有许多警句,如大明无偏照,至公无私亲。乐可不极,极乐成哀。欲不可纵,纵欲成灾。

  勿内荒于色,勿内荒于禽。勿贵难得之货,勿听亡国之音······

  这些话对于当时刚刚继位,且还没怎么得到人心的李世民来说,很难得,于是张蕴古跟魏征、王珪等人一样,得到特旨升官。

  张蕴古被调入中书省,升六品官,此后又再调为大理寺丞。

  可以说,李世民还是很看重张蕴古的,将他视为如孙伏伽、戴胄、魏征等一样的忠直之臣。

  可谁知,现在却卷入谋反案中。

  权万纪也向来因敢直言进谏,不惧亲贵敢弹而得名,很得李世民信任。

  “来人!”

  殿内省少监王闿进来。

  “你携朕旨意,带三百羽林回京,将大理寺丞张蕴古抓捕,于长安街上斩首示众!”

  “大理寺参与审理李好德一案的官吏,全都停职关押审讯。”

  “罢大理寺卿孙伏伽参预政事衔,暂调刑部司郎中。罢杨师道工部尚书,改为太常寺少卿······”

  “许河南尹杨恭仁致仕,加拜特进,回长安休养!”

  “御史大夫马周,迁中书侍郎,免参预政事衔。”

  “相州刺史李厚德夺职,着有司押解入京!

  ·······

  皇帝雷霆之怒,颁下一连串旨意,对于张蕴古更是直接下达了格杀令,大理寺卿孙伏伽和御史大夫马周,这两位更是直接被免去了宰相之职。

  “权万纪暂知御史台事务。”

  望着权万纪,李世民给了他奖赏。

  权万纪激动的面色通红,连声拜谢。

  等权万纪和王闿退出后,李世民又马上召来内侍,连写数道秘旨,让羽林郎立即回长安交予京中留守的几位禁军大将们。

  请收藏:https://m.wn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