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07章 殿试_贵嫁:继妃今日又在求和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该如何回答。

  本朝虽不会因言获罪,但被贬也依旧会令人头疼。

  他不在乎做多大的管,但得顾忌到家中的人,以及王妃。

  一刻钟后,墨磨好了。

  周笃信提笔在草稿纸上写道:臣对、臣闻为治之道、固贵乎有仁民之政、尤贵乎有仁民之心。盖仁心存.不胜战栗之至。臣谨对。

  洋洋洒洒数千字,周笃信看了一遍后,自觉写得不错,开始认真的誊抄。

  殿试是可以提前交卷的,但周笃信誊抄完,没有急着交卷。

  他又看了遍,检查是否有错字或漏笔,有没有犯忌,该避讳的地方有没有避讳,字数是否符合要求。

  这时,已有人陆续交卷离开,而皇上一直坐在最前面的宝座上,大臣都已离开。

  皇上亲自主持殿试,代表了对科举和人才的重视。

  而参加过殿试的贡士,就可称为天子门生。

  周笃信默默数了一下,等有二十多个人交卷了,他才收拾好笔墨纸砚,整齐地把东西放入考篮,举手示意前方的太监,他要交卷。

  太监过来,将他的试卷糊名后,“请随小的走。”

  周笃信提起考篮,躬着身子,在太监的引领下,退出保和殿,没敢多逗留,也没与其他贡士多交谈,就快步往宫门口走去。

  到了宫外,周家小厮眼尖的看到了他,赶紧迎了上去,“三爷,辛苦了,马车在那边。”

  回到家中,周诚信就催他,“快把策论默出来,让我瞧瞧。”

  周笃信听话的将策论给默写出来,递给他看。

  “嗯,你这字有长进,卷面上应当是没问题,现在就看内容了。”周诚信仔细阅读。

  看完,周诚信笑了,“不错,不错,尤其是这几句,养民之仁、诚能久而不替.”

  “只要不落三甲就好。”周笃信笑道。

  “没志气,你怎么就不想想,进一甲?当状元,打马游街,多荣耀。”周守信说道。

  周笃信淡淡地道:“作梦比较快。”

  “应该不会落到三甲去,二甲名次会比较靠前,一甲就别想了。”周诚信实事求是的分析道。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周守信摇头晃脑地道。

  只是还得等几日,才知道名次。

  皇宫内,一处宫殿里,评卷官们在评卷。

  这次录取的贡士太多,皇上指定了十名评卷官。

  评卷官们在看完卷子后,会在卷子上标明记号。

  圈为一等、勾为二等,点为三等,横为四等,叉为五等。

  除此外,还会写下评语,盖上属于自己的官印。

  得圈最多者为佳卷,挑选出十份,呈给皇上,由他钦定御批一甲的一二三名,既大家熟悉的状元、榜眼和探花。

  十五日晚,四百多份卷子总算全都批阅完了,评卷官个个一脸倦色,眼睛通红。

  挑选出来的十份卷子,送到了皇上面前。

  次日清晨,周笃信就和其他贡士早早的进了宫,按照春闱的名次,分成两列站在太和殿外,身上穿得是朝廷发的进士服。

  殿内,皇上在和四品以上朝臣议事,今天最重的就是新科进士最终排名。

  名次是很能影响仕途的,进士及第的三人和进士出身的第一名,可直接进入翰林院,并且立马获得官职晋封。

  状元一般是授予从六品修撰,榜眼和探花一般授予正七品编修,二甲第一名一般授予从七品检讨。

  余下的进士出身和同进士出身还需参加朝考,朝考通过后才能进入翰林院。

  朝考不通过,就只能被外放知县一级的地方官或者六部属官等基层官员。

  非翰林不入阁,不能进翰林院,就等于绝了成为一品大员的路。

  当然若非常得圣心,也不是不能破例的,但这种情况极少。

  注:题目和答案选自成化十一年乙未科殿试策问。

  本文架空,科举描写和史实不符处,请见谅,别考据。

  请收藏:https://m.wn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