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13章 大坑_狂野北美1846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4年全面欧战爆发后,这些国家在对欧出口中都斩获了丰厚利润,先后从原本的债务国摇身一变,甩掉了原本的债务,纷纷成为了债权国。

  而大唐帝国作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也是经济实力最雄厚的国家,原本就是手握着113亿唐元债权的第一经济强国,从中斩获了最丰厚的部分。

  在全面欧战爆发后

  更是协约国集团与同盟国集团双方通吃,短短大半年的时间,手握的债权就急剧攀升,现如今已经超过157亿唐元规模。

  预计到年底

  有可能突破200亿唐元大关,主要的债务国家是英国,法国,扶桑,奥匈帝国,德国,比利时,荷兰,丹麦和奥斯曼帝国,几乎遍及欧洲,唯独缺少了沙俄。

  这是因为沙俄的南下政策,真正惹恼了大唐帝国,对其进行了经济,工业和金融制裁,实施了较为全面的经济封锁。

  即便欧战爆发,也没有动摇大唐帝国对俄制裁政策。

  英法等国曾经多次协调,可在这一问题上,大唐帝国政府上下对俄印象极坏,政策始终没有破冰。

  没奈何

  对俄的金融援助一直是由法国人在主导进行,法郎贷款占据了沙俄对外贷款总额的七成以上,总额超过600亿法郎。(一说100亿法郎,一说1000亿金法郎,还有一个说法是620多亿法郎,如果计算几十年利息基本靠谱。)

  再过几年,这些钱全都得打水漂了。

  只要想到这里,李察嘴角就浮现出一丝幸灾乐祸的笑意。

  这也不能怪他不厚道,实在是沙俄这个坑太深了,把法国人和英国人坑的不要不要,简直灰头土脸。

  英法等国纵横世界几百年,就没有吃过这么大的亏。

  说到法国的对俄贷款,时至今日已经有35年的历史,最初得追溯到德国前首相俾斯麦执政时期。

  在俾斯麦首相在一力主导下,德奥意“三国同盟”形成后,对法国形成了巨大的战略压力,迫使其主动寻求新的盟友。

  那时候

  德俄由于各自的扩张野心,不但原有的矛盾在继续加深,而且新的经济利益冲突使它们的紧张关系更为加剧。

  德国原来是沙俄农产品和工业原料的主要市场,而它的工业品又主要销售到俄国。

  早在一八七九年,俾斯麦首相以检疫为借口,全部禁止俄国牲畜的输入。紧接着德国又实行粮食进口税,给俄国以沉重打击。

  俄国为了对抗德国并弥补国库空虚,也实行了新的增税法,使德国工业品在俄国的销售额急剧地缩小,这使得德俄两国关系迅速恶化。

  法国人瞅准时机,为了摆脱孤立的处境,便用金钱开道极力的结好沙俄,为自己寻找一个强大的同盟者。

  德载的破裂为俄法勾结造成了这一机会。一八八七年法国向俄国提出了结盟的呼吁。

  第二年,

  请收藏:https://m.wn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