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76章 生丝商战_狂野北美1846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握,因为他早就花大把的钞票,将国内的八万担新丝全都收入囊中。掌握了大部分货源,就拥有了议价的话语权。

  这一举动,意在打破了洋商们垄断生丝议价权十几年的局面。

  无奈之下

  洋商们争着抢着要来买生丝,见胡雪岩不松口,有的洋商提出愿意用市价,外加1200万两白银买下他的生丝。

  可胡雪岩就是不松口,他要的显然不是这些,而是以后华商和洋商谈判的主动权,避免华商与生丝户始终被洋商压榨盘剥,掌握生丝议价的主动权。

  胡雪岩和洋商僵持的时候,李鸿章派盛宣怀出场了。

  盛宣怀在暗地里找到洋商,告诉他们:

  可以让洋商们吃到生丝,唯一的条件是“不许购买胡雪岩的生丝”。

  于是官僚资本和洋商勾结在一起,从各地调集生丝缓解了洋商燃眉之急,令胡雪岩庞大的生丝库存难以消化,反而积压了大量白银资金,双方就这么僵持了下来。

  紧接着,盛宣怀通过一里一外两招,将颇有些盲目自负的胡雪岩推入了生死存亡的边缘……

  一招是放出消息,宣扬在新的1883年度,意大利生丝获得了大丰收。

  再加上谁都知道胡雪岩手中囤积了大量的生丝,这导致华夏生丝市场价格应声而落,再加上官商联手的打压,已经不足去年的三分之一。

  这样满地狼藉的市况,事实上造成胡雪岩潜在的巨亏,上一年2000万两白银入手的生丝,到了1883年价值不足600万两白银,生生的亏去了1400万两。

  盛宣怀不断蛊惑人心,使得洋商们一直坚持着与胡雪岩对抗,最终几乎熬垮了胡雪岩。

  就在胡雪岩四处借钱继续商战的时候,盛宣怀再次出手了……

  1884年初,市场上忽然疯传一则消息,胡雪岩的阜康钱庄要破产了。

  阜康钱庄即将破产的消息传出来以后,百姓们纷纷跑来取钱。大量的白银被储户取出,位于全国各地的钱庄分号先后告急,这将胡雪岩逼入了绝境。

  此时的阜康钱庄已经没有足够的白银应对挤兑潮,原本经营稳健的阜康钱庄,立时便陷入风雨飘摇之中。

  唯一的续命之法,就是贱卖仓库中的大量生丝存货。

  这时候,洋商们亮出血淋淋的刀子,统一口径只愿意出价三成,也就是说拿出200多万两的白银,将胡雪岩手中原本价值2,000万两白银的八万担生丝吃下。

  这样的价格,无异于打劫。

  在面临生死危境之际,左宗棠一封书信解了燃眉之急。

  胡雪岩拿着这份左宗棠的亲笔书信远赴威海卫,见到了据称是兰芳国大海商的朱先生,密谈之后,双方定下了合作协议,随后市场的风云突变。

  这位姓朱的大海上亲自来到了沪海,在阜康钱庄总部拍出了一张500万

  请收藏:https://m.wn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