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64章 六年之后_狂野北美1846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成为历史名词。

  在1884年,法国殖民军队占领了柬埔寨王国,并发起了对清战争,中法战争爆发。

  满清军队奋起余勇战胜了法国入侵者,捍卫了大清南方半壁江山,让法国人尝到了失败的滋味。

  大唐帝国官方《世界日报》对此评价道;

  法兰西人长着一口烂牙,却拥有难以置信的好胃口,结果在人口最多的大清帝国遭遇可耻的失败,想必这能让他们稍微清醒一点。

  这种满含讥诮的讽刺,瞬间在欧洲流行开来,简直把英国人和德国人乐坏了。

  一提到这个尖刻的嘲讽,都笑得直拍大腿,“满口烂牙的法国人”成为欧洲上流社会的热门词语,一时间群体欢乐起来。

  大唐帝国的尖酸嘲讽让法国人气急败坏,但是面对大西洋彼岸身强力壮的大唐帝国,却只是无能狂怒而已。

  法军战败的消息传至巴黎后,法国议会以306对149票毫不犹豫否决军费追加案,总理儒尔·费里被迫引咎辞职,他在香榭丽舍大街上遭到法国民众狂扔臭鸡蛋和瓜皮,狼狈的乘坐马车而去。

  不甘心的法国立刻提议;

  向驻中南半岛法军追加五千万法郎军费,国内舆论一片要向清国宣战之声,高昂的爱国情绪刺激的法兰西人压根儿坐不住。

  这时候老奸巨猾的英国人又出来了,伦敦发表声明;

  法国不负责任的扩大战争行为,引发了伦敦的深深忧虑,在与唐国政府高层协商后,认为应该给这种鲁莽的入侵行为画上句号,让东亚局势重新恢复和平安定环境云云。

  一句话,别打了。

  法国是世界牌桌上老资格的牌手,一个眼光示意下便销声匿迹,这就是他的聪明之处。

  遥想1853年那阵,沙皇尼古拉一世自信的对英国使者说道;“你不要威胁我,我还有普鲁士和奥地利盟友可以依靠。”

  结果呢?

  沙俄被英法唐奥加上撒丁王国围殴,打的那叫一个鼻青脸肿。好兄弟兼盟友奥地利皇帝约瑟夫正忙着迎娶茜茜公主,普鲁士直接装看不见。

  沙皇尼古拉一世饱受残酷国际现实的毒打,最后气绝而亡……

  法国人这是聪明的做法,英唐这对组合他惹不起,哪怕心中不甘不愿,还是得弃子认输。

  说到法国,就不得不提三国联盟。

  普法战争以后,德国与法国结下了不解之仇,那真是不死不休。

  德国首相俾斯麦担心法国报复,因此采取结盟政策来围堵法国,促成了德国和奥匈帝国、俄国结成了”三皇同盟“。

  可是后来,沙俄在巴尔干半岛与奥匈帝国发生利益冲突,最终爆发了战争,在其后列强参与的《柏林条约》中,几乎被剥夺了大部分的胜利果实。

  这在沙俄心中留下了深深的隔阂,加上俄国内心也不希望德国强大起来,这令三皇同盟只是虚有其

  请收藏:https://m.wn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