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44章 收复伊犁河谷_狂野北美1846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7800余人,含2000马队,从南江喀什噶尔出发,目标直指伊犁河谷。

  北路由左宗棠亲率本部大军9500余人,含3300蒙古马队,从乌鲁木齐出发西进,目标直指伊犁河谷。

  经过20余天长途跋涉,两支平乱大军先后杀入沙俄扶持建立的所谓“哲德沙尔汗国”内,引来俄人的震惊。

  西征大军向来有“不留生俘”的传统,此次针对的是跟随沙俄叛乱的民众,手下更不留情,一路上杀的人头滚滚,血染西域。

  仅仅9天,一南一北两路大军势如雷霆霹雳一般,先后收复了7座城镇,杀敌难以计数,两军合兵一处直指伊犁城。

  伊犁城地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部天山北部的伊犁河谷内,是个人口约7.2万余人的古老城市,也是总面积达26.8万平方公里伊犁河谷地区最大的城市,“哲德沙尔汗国”和沙俄入侵军队的老巢。

  伊犁地区加上外西北44万平方公里土地(在原来历史上,被俄割占),共计70余万平方公里,就是沙俄想侵占的地盘。

  1877年12月2日

  城外十余公里

  在寒冷冬日一望无际的枯黄大草原上,俄军与清军分别列阵两方,准备进行最后的殊死搏斗,决出最后的胜利者。

  对阵双方的清军1.42万人,除了部分留镇后方的军队,大部精锐皆汇聚于此,与俄人展开殊死决战。

  对面俄军约万余人,再加上哲德沙尔汗国近2万人马,全军总计约3万人,比清军人数多了足足一倍。

  但是俄军的武器装备却差了很多,装备火器部队不足7成,哲德沙尔汗国装备火器军队更是不足两成,剩下的依然是拿着刀枪战斧等冷兵器。

  其军队服色更是五花八门,远看就像一大群叫花子。

  俄军装备差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在世界各国列强中,就属沙俄军队的装备最差,至今还大量装备着老式燧发滑膛火枪,甚至连奥斯曼帝国都比不上。

  相比于征战巴尔干的俄军欧洲精锐部队,入侵伊犁河谷的沙俄中亚军队装备更差,连服装都不能统一。

  但是俄军的凶悍善战远近闻名,在中亚地区更是打出了赫赫凶威。

  近20多年来,俄军先后消灭了以浩罕汗国为首的中亚三大汗国,夺取了近400万平方公里土地。

  所以俄军装备虽差,但士气非常高,更是目空一切的不把清军放在眼中,下决心要狠狠教训左宗棠所部。

  清军大阵一侧

  左宗棠全身甲胄骑在马上,花白的胡须在寒风中不停舞动,深邃的眼中神色坚定,他的左右都是拱卫的披甲大将,个个都是神色凝重。

  早先清剿哲德沙尔汗国武装犹如砍瓜切菜一般,但现在面前这支敌军可不同,这是俄军入侵新江的主力,全都汇集于此。

  为了今天这场攸关

  请收藏:https://m.wn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