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09章 攻占波哥大_狂野北美1846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今年国际上发生的几件大事,第一个是年初流亡到伦敦的前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驾崩,引起了欧洲的震动,无数欧洲王室贵族前往吊唁,感叹逝去的一代王者。

  第二个是近东危机逐渐升温,统治巴尔干半岛的奥斯曼帝国在十九世纪已衰弱不堪,国内不同信仰的少数民族乘机争取独立。

  自十九世纪开始,巴尔干半岛上不断出现叛乱和镇压,希腊战争和克里米亚战争就是最典型的矛盾爆发,引来域外强国干涉的战争。

  到了70年代初

  斯拉夫民族反对土耳其的奴役、争取民族自治和独立的解放运动此起彼伏,愈发的激烈起来。

  由于欧洲大国的插手,使巴尔干的矛盾变为一场愈演愈烈的国际斗争。近东问题成为十九世纪国际问题中的焦点,巴尔干半岛更成为“欧洲的火药库”。

  第三个是德国首相俾斯麦极力促成的德、奥、俄“三皇同盟”,旨在对宿敌法国形成战略优势,挤压其生存空间,形成对其有利的战略态势。

  这一同盟的建立,直接促成了英法两国关系迅速转暖,暗地里眉来眼去勾搭不断。

  大英帝国不能忍受“欧洲平衡战略”被破坏,在法兰西处于弱势时,便积极的靠近给予支持。而法国也心领神会的配合,双方越走越近。

  原本亲密无间的英德关系因此而疏远,欧洲政局风向变化之快,让人目不暇接。

  第4个就是1873年9月17日,大唐帝国大举入侵哥伦比亚,悍然引爆了第2次南美洲战争。

  入侵大军9月末攻克麦德林,10月7日攻占北部重镇卡塔赫纳,10月11日经历三日血战,占领了南部重要城市卡利,一路上摧城拔寨如入无人之境。

  经过半个多月休整后,南侵大军于11月6日重兵汇集于首都波哥大郊外,于哥伦比亚展开了一场攸关命运的大决战……

  波哥大郊外

  大举入侵的大唐帝国聚集了4.2万重兵压境,武装到牙齿的骑兵,炮兵和步兵森严列阵,战旗飘扬,给这片天地笼罩一片战争阴云。

  广阔原野上

  对阵双方泾渭分明,服色统一而队列严整的是大唐帝国军队,中间列阵的是2.8万名步兵,还有3700多名炮兵以及220多门野战火炮,黑洞洞的炮口直指前方。

  9600多名骑兵分成左右两翼,盔甲鲜明,每一名骑兵都配备一支柯尔特骑兵式左轮枪,一支柯尔特杠杆式步枪(短管骑兵款),一把制式马刀。

  正是凭藉着这些先进装备,大唐帝国骑兵打遍了整个美洲无敌手,闯下了名震天下的偌大威名,被誉为“世界最强骑兵”。

  在森严的骑兵队列中,有3400多名胸甲重骑兵,他们负责在敌军溃乱时给予致命一击,是帝国大军中的铁甲重骑,压箱底的底牌之一。

  反观

  请收藏:https://m.wn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