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67章 法兰西失血_狂野北美1846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可谓狠狠发了一笔财。

  当然了,大唐的商人赚的更多。

  法兰西真的需要这么多煤油吗?

  永远不要小看一个民族的智慧,当最初的狂欢过去之后,很多法兰西贵族,庄园主以及高利贷者很快意识到了一个问题;

  动荡的局势还要持续多久?

  财富是否会贬值?

  当局势稳定后,有没有可能让自己的财富翻番?

  于是乎

  他们不约而同地将目光转向了煤油这一产品,照明用煤油是社会的硬核需求,无论在任何时间都需要。

  相比较菜籽油、橄榄油这些传统产品,煤油具有价格低,照明亮度好,持续时间长,光照稳定无异味儿等绝对碾压的特点。

  关键问题在于,几乎整个欧洲都没有煤油生产,必须要从大唐帝国或者沙俄进口。

  而沙俄落后的炼化能力,导致产量低,煤油价格畸高,压根儿没有一点市场竞争力。

  一大桶煤油共计306磅重,只需要21.5唐元,这相当于86法郎。

  相比较战争前145法郎(约36唐元)的每桶税后批发价格几乎便宜了六成,存在着巨大的利润空间。

  要知道经过层层倒手之后,在法国的乡镇杂货店里购买一磅煤油,就需要一法郎,零售价格差不多一大桶煤油300法郎。

  如此巨大的空间,利润动人心啊!

  最初是广大的法兰西中南部省份杂货店主疯狂囤货,从煤油,润滑油,奶糖,可可,各种罐头到塑料化工制品,全都大批量的进货,甚至借债也在所不惜。

  他们从圣马洛港口就像蚂蚁搬家一样,一马车一马车的满载着货物而归,很多产品回到本地乡镇便迅速销售开,引发了当地民众的购买热潮。

  而这促使杂货店主更多的往返于圣马洛港,成为这个庞大而又繁忙走私商品利益链条中的一员。

  巴黎的动荡局势,丝毫没有影响到这些杂货店主的赚钱大计。

  随后不久

  反应过来的法国各省贵族,资本家和拥有丰厚资本的高利贷者迅即加入了这一走私大军,他们的资本实力更雄厚,拿货的手笔更大。

  每一次都是带着长长的马车队来到圣马洛港,很快就满载而归。

  大唐出口商,德国人和法国中南部杂货店主以及贵族买家都得益,进口,商品价格的大幅降低甚至惠及了普通法国百姓,这也刺激了他们的购买欲望,极大的提高了商品销售数量。

  在这一场狂欢中,到底谁受害?

  答案是法兰西政府和海关税收,问题是……现在法兰西有政府吗?

  阿道夫-梯也尔政府被巴黎公社狼狈的赶出了城市,最后落脚于市郊的凡尔赛镇,随后从1871年4月发起的对巴黎的猛攻,并且在5月末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混乱的巴黎局势让新政府头大如斗,一直到8月底才初步厘清局势,通过各种简易的

  请收藏:https://m.wn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