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85章 艰难的和平_狂野北美1846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三国同盟的军队沿着巴拉那河反攻进入巴拉圭,在巴拉那河和巴拉圭河的图尤蒂扎营,意味着这场南美战争进入第二阶段。

  这一阶段

  三国同盟以优势兵力开始围殴巴拉圭,战争进入更加惨烈血腥的阶段,而战场主要位于巴拉圭领土。战火导致大量村镇被摧毁,平民百姓深受其害。

  为了解除巴拉圭舰队的威胁,三国同盟动用了16艘最先进的钢铁炮舰,加上70多艘木质战舰对付巴拉圭舰队。

  双方在巴拉那河和乌拉圭河汇合处的一片湖泊里激战,巴拉圭舰队只有两艘进口自大唐帝国的1500吨铁甲护卫舰,面对数倍之敌,激战二日一夜,这场南美洲最大的海军会战,最终以巴拉圭舰队全军覆没告结束。

  海军会战之后

  巴拉圭舰队全军覆没,这让战争的形势更加恶劣起来,因为巴西和阿根廷掌控了巴拉那河以后,截断了向内陆输送粮食和武器的渠道。

  洛佩斯总统率部退到河畔的乌迈塔要塞,凭借地势抵抗联军的进攻。

  1866年5月,洛佩斯在图尤蒂地区发起了一连串的反击,以2.4万人的巴拉圭部队,攻击3.2万人的三国联军。

  在巴拉那河畔,双方的阵亡至少都达到了人以上,也许真实伤亡数字还要翻倍,战场上尸骸遍地,血流成河宛若地狱一般,这成为南美大陆上有史以来最惨烈的战斗。

  战争双方在图尤蒂地区投入大量兵力,舍生忘死的战斗,5月24日,盟军重创巴拉圭军队,取得了陆上首场重大战役的胜利。

  图尤蒂战役是巴拉圭战争的转折点,然而,由于巴拉圭军队不要命的顽强抵抗,全国上下万众一心,加上来自大唐帝国教官团的及时插手指挥,终于抵挡住了盟军的潮水般反击,将战线稳定在该地区。

  此后三个月,直至八月中旬。

  战争双方在图尤蒂地区反复拉锯,每天都爆发大大小小的战斗,盟军没有能够前进一步。

  洛佩斯在遭受连番毒打后成熟起来,为了巴拉圭国家和民族的存续曾向盟军求和,但遭到断然拒绝。

  巴西皇帝佩德罗二世切齿痛恨道;“英勇的帝国士兵们,去杀光那些巴拉圭狗崽子,一个都不要留。”

  十天以后,在巴拉圭河沿岸的库鲁派蒂,主动发起攻击的盟军陷入包围中,遭遇到战争中的重大失败。

  库鲁派蒂之战中

  盟军方面承认的伤亡达9000人,实际上伤亡数倍于此,此次失败是盟军遭遇的空前打击,不得不停下穷追猛打的攻击势头,等待后方增援抵达回一波血。

  就在这个时候

  大唐帝国照会战争双方四个南美洲国家,计划于布宜诺斯艾利斯主持召开国际调停会议,为这场影响整个南美洲局势的战争寻找一个各方都能接受的停战方案。

  会议计划于11

  请收藏:https://m.wn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