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48章 大难题_狂野北美1846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消息传到马德里,引起了西班牙王室和上层贵族的震怒,社会舆论一边倒的喊打喊杀之声,群情激奋,这有可能促成西班牙派遣远征军前往古巴镇压起义者,形势越发危殆。

  有鉴于此

  基于“柳贤君主义”(唐版门罗主义)政策主张,帝国外交部方面提醒西班牙王室慎重行事,切莫妄动以至引爆地区形势混乱,给美洲地区带来战争和灾难。

  作为美洲负责任的大国,大唐帝国方面将会在认真评估中美洲地区形势的基础上,作出适当反应,以维护美洲地区的独立完整,民众权益不受侵犯云云。

  而西班牙政府对此提出强烈抗议;

  认为古巴和波多黎各事务乃是西班牙王国内政,大唐帝国此举粗暴的干涉了西班牙国内事务,是绝对不能够容忍的行为……

  两国间打着嘴皮子官司,欧洲各国对此也多有评论,但都不怎么上心。

  在赢得普丹战争后,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与普鲁士王国宰相俾斯麦会晤后,宣布承认普鲁斯王国对南德意志地区各邦国的绝对领袖地位,认可其拥有石勒苏益格。

  普鲁士王国因此取得了基尔港作为军港,普军控制了邻近的基尔运河,并且促成石勒苏益格作为独立公国加入普鲁士领导的关税同盟,成为其中的一份子。

  在荷尔斯泰因问题上,原本的盟友奥地利帝国不希望看到普鲁士王国的做大,双方发生了一系列碰撞和角逐,矛盾日渐公开。

  普鲁士王国首相俾斯曼强力压制了容克军事贵族的开战冲动,在荷尔斯泰因问题上作出明显让步,同意由奥地利帝国支配该地区,这是“以退为进”的高明策略。

  根据皇家秘书处政策解读;

  这一来可以凝聚同情和支持普鲁士王国的南德邦联力量,二来可以争取军事准备时间,三来向域外的英法俄等欧洲大国展现普鲁士王国的宽容,并没有统一德意志地区的野心,以麻痹敌人。

  只要等待时机成熟,普鲁士王国必将倾全国之力一击致命,而这样的可能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大……

  南美洲

  帝国在南美的荒漠远征在持续推进中,1865年第一季度捷报频传,远征军联同数万民间武装力量先后主动发起了417场战斗,歼灭并击溃散居潘帕斯草原深处的数十个印第安部落,毙敌2.37万,俘5.51万,缴获战马1.68万匹,牛近4万头,羊22万余只,并获得其他缴获若干……

  这些数字李察简单看了看便略过去了,荒漠远征是一项为期3~5年的长期战斗任务,也是一场文明战胜野蛮的拓殖历程,将士兵和武装平民放逐到北美荒原上历练,在战斗中成长。

  他毫不怀疑帝国将会赢得最终胜利,到了今年底,移民南美的华裔将达到50万之众(不含俘获的印

  请收藏:https://m.wn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