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65章 芝加哥防线_狂野北美1846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857年元月9日至11日

  在奥马哈要塞举行的御前军政扩大会议,一连开了三天,国王随行大臣和陆军准将以上军官共计173人与会,会议内容秘而不宣。

  会议过后,各项军事准备工作骤然提速……

  芝加哥

  这里是全美第二大城市,也是美国五大湖工业区核心大都市区,发展日新月异。

  美唐战后8年的发展,芝加哥工业化进程进一步提速并且更胜从前,数以千计的工厂遍地开花,在美国北方工业版图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仅次于纽约~费城大都市区。

  与原来历史上不同的是,环绕着芝加哥的郊区外,出现了一道由碉堡,中小型要塞与河流等相结合的环形防线,周长约50余公里。

  在和平时期

  这条依托着河流天然阻隔形成的半环形防线不显山不露水,若一旦情况有变,沿这条防线开掘壕沟,建立胸墙拉上铁丝网,一条绵延50余公里的森严防线,便即刻展现在面前。

  沿着这条防线的后方坐落着很多仓库,里面装满了军事物资,包括木料,铁丝网,水泥,钢筋,帐篷,铁锹等等,数量相当巨大。

  这些年来

  大唐王国紧锣密鼓的筹备战略储备库,培养后备军官,研发新武器,苦练内功锤炼部队的作战能力,美国老也没闲着。

  由于在美唐战争中饱受大唐王国骑兵之苦,以芝加哥为核心的五大湖周边城镇普遍重视防御性,并且上升到国家安全高度。

  在立法层面,五大湖周边数州普遍对城镇建设中,加强防御性做了硬性要求;

  包括并不限于城镇外围建筑必须是砖石混凝土结构,并符合建筑结构强度标准,屋顶采用瓦片,严禁使用易燃的木材。

  城镇规划严禁铺摊子,设置规划蓝图红线,尽量实施集约型建设,以2~3层建筑为主,减少占地多的平房,别墅和庄园,控制城镇面积过分泛滥。

  城镇要依托地理优势修建不低于米宽排水渠,在城镇路口和交通要道修建控制性建筑,鼓励分散的农场主集中居住……

  总而言之,是城镇建设要塞化。

  愿望是好的,但是在以民主自由精神为核心的美国,推行起来就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儿。

  除了芝加哥这些大城市拥有充沛的地方财力,做的较好以外,还有对敌前线重要城市由联邦拨款,修建相应战备防御设施,周边大小城镇基本流于形式,依然我行我素。

  这是典型的好了伤疤忘了疼,美式民主制度决定了,通过选举上台的政客不敢违逆大多数民众的意愿,鼓励甚至强制其搬迁,那等于政治自杀。

  芝加哥以西的大型防御阵地上

  这是一处貌似仓库群的建筑,实际上是西线防御的枢纽要塞,位于一个整体隆起约二十几米的丘陵上,占地约十六公顷。

  这样的大型防御

  请收藏:https://m.wn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