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61章 内华达铁路_狂野北美1846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856年9月21日

  英国与美国经过多轮谈判,双方达成了《纽波特贸易条约》,其中的很多贸易条款照顾到了英方的迫切需求,大幅度削减关税,能够让来自英国的商品更加畅通无阻的进入美国市场。

  作为世界工厂,英国一直致力于推广贸易自由化政策,力图打破各国贸易枷锁,为英国工业商品赢得更多进入市场的机会。

  条约签署后,伦敦《泰晤士报》兴奋的报道;“这是一项符合英美两国间根本利益的贸易安排,对于密切跨大西洋关系,扩大伦敦在北美地区的影响力,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是一个鲜明的信号,引起了大唐王国高度关注。

  王国外交大臣胡安-卡洛斯伯爵在回答记者问时,这样评价《纽波特贸易条约》;

  “这一条约的签署,具有重大意义。

  我们高兴地看到美国向正确的方向迈进一步,这对缓和跨大西洋和北美地区间矛盾,将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大唐王国将密切关注事态发展,并且致力于未来唐美两国关系正常化,为北美地区和平发展的美好前景,做出孜孜不倦的努力……”

  在公开场合,大唐王国以外交辞令回应普罗大众的关注,仅从字面上,很难看出其中隐含的深意。

  实际上

  大唐王国极为重视英美两国间的亲密互动,《纽波特贸易条约》绝不是一项可以忽视的双边贸易安排,而是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要引起高度重视。

  该条约的签订,显示伦敦对美政策的180度转变,也显示出伦敦意图在北美地区搞平衡的态度,必将影响到地区间局势。

  在此之前

  伦敦四处插手的政策令美国老极为头疼,南方分裂势力最大的靠山就是英国人,那些白人棉花种植园中,10个中至少有七八个是来自英格兰或苏格兰,至不济也是爱尔兰人,剩下的有两个是法国裔,只有一个可能是德国裔或者其他欧洲后裔。

  在19世纪中叶的美国,东海岸以纽约费城为首的沿海发达地区中,上流社会基本上以英国人为主,政治家、金融家、律师、企业主和白人种植园主大部分是英裔美国人,德商美国人以工人和小企业主占绝对多数,面包店主和游手好闲的流浪汉大部分是意裔美国人。

  英属北美十三州是美国独立的基础,至今依然是最核心的部分,如果把伦敦比喻成严苛而喜欢指手画脚的老父亲,美国就应该是叛逆而自强的儿子。

  两者间的恩怨很难说的清,但对大唐王国来说,英美靠近可不是好事,必然会损害大唐王国的利益。

  王国政府为此抽调了专门的专家深入分析当前的北美政经形势,做好了充分的应对准备。

  9月27日

  大唐王国国王陛下亲自出席了在旧金山湾区举行的“寒风级”

  请收藏:https://m.wn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