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45章 远征军返程_狂野北美1846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856年3月30日《巴黎合约》正式签署,作为战胜国之一,大唐王国外交大臣胡安•卡洛斯伯爵出席了合约签字仪式,脸上充满了自信的微笑。

  《巴黎合约》是沙俄帝国近百年来签署的最耻辱的战败条约,通篇充满了俄国不得怎么怎么,必须割让哪里哪里,退出什么地方,甚至丢掉了东正教的保护权名义。

  唯一的收获是俄国人终于保全了克里米亚半岛主权,留下了伸向黑海的桥头堡领地。

  在英国的强势压迫下,能够守住这一底线,是沙俄外交代表取得的唯一拿得出手的成绩,自然少不了谈判中法国和大唐王国明里暗里的帮助。

  法兰西暂且不谈,大唐王国也不是老好人,自然有着自身的利益诉求。

  虽然没有体现在《巴黎合约》上,但是在私下条件交换里,大唐王国从沙俄得到了不少好处。

  首先在贸易领域,大唐王国煤油,棉布,钢铁和罐头等产品,将会通过黑海克里米亚港口,波罗的海沿岸港口立陶宛输入沙俄内地,双方将就此签署《俄唐双边贸易协定》。

  具体的条件还要探讨,但基本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将会给予优惠关税待遇,这是事先商量好的事情。

  第二方面,俄国对拥有大唐国籍的商人,学生和务工人员在远东提供便利和非歧视性待遇,大唐王国对俄籍人士提供同样便利,进一步加深双方合作。

  第三方面,俄唐两国将探讨合资建立从克里米亚至基辅铁路事宜,逐步将以合资公司的形式,成立投资铁路的专营公司,大唐王国以资金和进口铁轨投入,俄方以劳动力、土地和特许经营权投入,各占一定的股份比例。

  如今的沙俄是落地的凤凰不如鸡,在遭遇到近200年来最惨痛的失败后,声望一落千丈,西进战略被附加上了重重镣铐,甚至丢失了叶卡捷琳娜大帝时期获得的欧州重要领土权益。

  此时的欧洲各国王室一片欢声笑语,舆论界尖刻的嘲讽成为主流声音,缔结神圣同盟的奥匈帝国和普鲁士的背叛,乌克兰大平原上伏尸累累,而沙俄国内物价飞涨,民怨沸腾,经济陷入崩溃的边缘,这一切深深的刺伤了孤傲的俄国毛熊。

  此时大唐王国表现出来的善意,尤显得珍贵。

  战争结束后

  自5月份起,驻守在克里米亚塞瓦斯托波尔,黑海沿岸城市敖德萨及周边城镇的大唐王国远征军部队官兵,开始陆续收拾行装,带着自己的女人、孩子登上返回的邮轮。

  军方体现了人性化的安排,每名士兵可以携带一名乘客乘船返回,不满两岁的儿童可以同行,费用由军方支付。

  超出部分,则由官兵自费。

  这多余的一句话可不是摆设,很多官兵在乌克兰本地拥有不止一个女人,也不止一个孩子,都想带上那只能

  请收藏:https://m.wn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