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2章 钱的事,都不叫事儿_狂野北美1846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葡萄谷里居住着1400多名海外华人,近期又有数10人搬进来,每个月交纳5美元的月利钱,这就是7000多美元,以当今美元充裕的购买力,可不是一笔小钱。

  在美国的其他州,普通工人一年下来也就挣20~25美元,平均一个月两美元都不到。

  从这个角度来看,每个月收5美元的月例钱太高了。

  其实不然

  这里可是发现金矿的圣弗朗西斯科,普通淘金客,一个月淘个十几盎司的黄金很正常。

  运气好的人,一天就能淘那么多。

  人口众多而物资紧缺,偏偏黄金多的泛滥,这就造成圣弗朗西斯科物价畸高,远非其他地区可比较。

  淘金客常用的平底锅在其他地区售价7美分,在这里则要30美分,用不了两三年时间,随着圣弗朗西斯科发现金矿的消息不胫而走传遍全世界,来自世界各地的淘金客纷纷涌入,一个平底锅最高要卖到8美元。

  相同的情况

  一双靴子在北美其他地区售卖65美分,在这里要卖到美元,三年后的淘金最高峰时期可以卖到七美元。

  一把铲子在北美其他地区售卖50美分,在这里要卖到八美元,价格是其他地区的16倍,三年后最高峰能够卖到36美元。

  这是什么样的一个暴利?

  不客气的说,卖鸦片都比不上。

  若历史没有改变,三年后,在圣弗朗西斯科淘金热最高潮时期,每只鸡蛋能够卖到三美元,每一磅大米能够卖到8美元,每一杯啤酒能够卖到10美元,抢钱都没有这么夸张。

  1849年,曾经有一位《丹佛记事报》记者劳伦斯,追随着淘金的热潮前往深度采访,来到了旧金山湾区。

  在报道中

  他描述了和一个朋友在圣弗朗西斯科吃了顿早餐,其中包括面包、奶酪、黄油和沙丁鱼,还有两瓶啤酒。

  这顿再普通不过的早餐,竟然花费了他整整43美元,然后,他也果断的放弃了报社记者的工作,成为了一名淘金者。

  现在,外界的人都不知道圣弗朗西斯科发现了金矿,真正的淘金热潮还未到来,这成为该地区约定俗成要保守的秘密。

  正是知道这一切,李察计划在搬掉协议堂这座拦路大石之后,便联手芳草地正式进军新市镇发展,开办杂货铺几乎是必由途径。

  这哪里是杂货铺啊!

  分明就是日进斗金的造币厂,源源不断的积累巨额的财富,谁看了不眼馋?

  财富是发展一方势力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想要做大做强大唐会,充裕的资金是前提。

  在声望任务的压力下,李察必须想尽办法扩张势力,打响大唐会旗号,他的眼睛早就瞄上了圣弗朗西斯科的商业。

  之所以没有动作,只不过在积蓄实力而已。

  在法国教官迈克-拉比奥的严格军事训练下,如今的大唐会枪手队列

  请收藏:https://m.wn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