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3 志才出山_311_三国之最风流无删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守道直行’吧?守道直行是好事儿,也会招来祸患么?……,纵如你所说,会有危险,也不致就此殒身吧?就像那岑晊、张俭,他两人不也没死么?我还记得你曾对我说,说他二人反因此名满天下了。……,这,也不算坏吧?”

  “天下人因守道直行而招祸的还少么?……,为人处事自应守道直行,可在才华未得到施展之时却一定要懂得惜身保存之道。《传》曰:‘力能则进,否则退,量力而行’,就是这个意思。”

  “就算如此,但如能与岑晊、张俭一样,就此名满天下也不算坏事吧?怎能说是祸事呢?”当今天下,士子重名节胜过生命,若能因此名满天下也确实不是坏事,不但不是坏事,还是好事。

  “大凡世人之才,分为三类,大、良、庸。庸才不足提,良才死州郡,大才死天下。我观贞之在西乡的种种作为,才明勇略,异於常人,堪称人杰,是当死天下的大才,今若因行我下策而获罪,竟死於郡国,太可惜了。就算侥幸能够像岑晊、张俭一样亡命,也很可惜!”

  “良才死州郡,大才死天下?”

  “人孰能无死,每个人早晚都有一死,可是要怎么死才算死得其所呢?司马史云:‘或有重於泰山,或有轻於鸿毛’。大才如能因天下死,就是重於泰山;若因郡国死,就是轻於鸿毛。‘君子韬光以待时’,贞之这样的人就算是死,也不应死郡国,而应死天下!”

  戏志才的妻子挺高兴听他夸荀贞的,说道:“夫君这是在说荀君的才干胜过岑晊、张俭么?”

  “如岑晊、张俭者,介乎庸、良之间,顶多算个小才罢了,岂能与贞之相比?再则说了,他两人虽被天下称赞,但观其行事,我实不以为然。”

  “为何?”

  “岑晊违诏杀人,引天子大怒,不仅自招其祸,且累及成瑨。成瑨,其主也,因受其累,伏法欧刀。此岂为臣子之道?吾郡贾伟节素与岑晊亲友,在他亡命投奔时,却独闭门不纳,人问其故,他说:‘《传》言:‘相时而动,无累后人’。岑公孝以要君致衅,自遗其咎,吾以不能奋戈相待,反可容隐之乎’?贾公此言,甚得我心。

  “张俭更不必说,因一人故,牵累天下人,有多少士族因为隐匿他而被灭族?死者何止百千!郡县为之残破。……,如此二人者,为邀一名,不惜致君主死路,为存一命,不惜使郡国残破,这能说他们是人们的榜样么?像他俩这样的人,死不可惜,如今竟能活命,且得浮名,已是侥幸!……,诚如贾伟节所言,我不能手刃之,已是恨事,又怎能对他们的行为以为然?”

  戏志才说到此处,似是有感而,慨然说道:“为人处世不应求虚名,应办实事。父母生我,圣人教我,难道是为了让我轻生

  请收藏:https://m.wn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