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24章 让考生自己决定吧,王博士不懂阿拉伯数字,要和李佑比一比_大唐:躺平皇子,被李二偷听心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术题不假,但是自诩精通算学的王孝通却是对大多数的题目一筹莫展。

  而造成这样的原因,是李佑在试卷中使用了另一种符号来代表数字。

  在算术试卷的最前面,李佑便写着规则:“1代表一,2代表二……十用10来表达,十一便是11,一百是100,一百零一是101,一百一十一为111。”

  是的,李佑在数学试题的最前方引入了阿拉伯数字。

  而在阿拉伯数字之后,李佑又列出了“+”、“-”这两个符号,同时将分数的表达方式也写了出来。

  对于这样的文字符号化,参加考试的少年郎大部分很快就能接受,并且能够用李佑规定的方式来完成一系列题目。

  但是这对已经上了年纪而且有着自己固定思维模式的王孝通来说,就很艰难了。

  他艰难的对照规则看懂了一些题目之后,心情就更差了。

  这些题目要不就是他读不懂的,而读懂的他却又不会做。

  这让他引以为傲的算学功底完全没有发挥的余地。

  很快,王孝通的心理便发生了变化。

  “这个李佑小儿,真本事没有,就是知道符号借代之术。”

  “之前被孔颖达吹爆了的拼音之法就是如此。”

  “只是在拼音的时候,一个声母或者韵母便可对应多字,以起到标准化和简洁化的作用。”

  “但是这套方法用在算学上却是有些不伦不类了。”

  “每个数字对应的也都是固定的符号,全都是一一对应,那我们这样对应一次好不是多此一举。”

  为此,当李佑过来收卷子的时候,王孝通便没有给李佑什么好脸色看。

  李佑刚开始还装作毫不在意,他对王孝通还是有几分尊敬的,并不想和他起什么冲突。

  他觉得能为数学奉献一生的人,又怎么会有什么坏心思呢。

  然而李佑刚刚拿起卷子,便听到一个学生开口道:“楚王拿了卷子就走吧,我们算学没有一个人想去你的新学的。”

  “你那符号化的算学,都是一一对应,根本就是故弄玄虚嘛。”

  一旁的孔颖达立刻开口训斥道:“大胆,李安仁是谁准你这样和楚王说话的。”

  【原来是李纲的孙子,难怪这么嚣张了。】

  孔颖达还准备处罚李安仁,便听到王孝通开口帮他辩解道:“孔祭酒别生气,安仁虽然说话不好听,但也是言之有理的。”

  “今日我也看了楚王的题目,也是有此同感。”

  “一些问题分明就是算经中的问题,但却被楚王改得有些不伦不类,凭空增加了理解的难度。”

  “依我看,如果楚王府教授的算术就是这样,还不如让这些学生全部留在算学吧。”

  听到这话李佑不怒反笑,开口问道:“王博士,这真的是你看过试卷之后的真实想法么?”

  虽然听出了李佑话中有话,但王孝通却是毫不回避地

  请收藏:https://m.wn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