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一二章 势如破竹_大明钉子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包围。

  四川巡抚龙文光、巡按刘之渤衣不解带,日夜率众固守,铳炮齐鸣,箭石俱下。

  张献忠见城守坚固,就命人挖掘郊外坟地,让士兵们顶着棺材板靠近城墙,在城脚下掏地窖,竟在西北角挖出一个长数丈的大洞,在里面填进了一万多斤火药。

  十月十四日夜晚,暴雨大作,雷电交加,守城的士兵在城头矮墙内站都站不住。

  城内潜伏的农民军奸细开始行动,在城内到处放火喧哗,官军的火药局也被点燃了,爆炸声震耳欲聋。

  猛然间就听天崩地裂一声巨响,成都城西北角的锦江楼飞上了半天空,瓦石乱飞,烟雾迷天,过了不知多长时间,人们才反应过来。城头上已空无一人,只有冲天的火光,成都城破。

  蜀王朱至澍知道大势已去,拉住王妃的手急得团团转,最后一咬牙跳进王府后花园一口八角琉璃井里。

  巡抚龙文光、总兵官刘佳印左冲右突,无法突围,怕被俘受辱,也双双投入城内浣花溪中自尽。

  巡按刘之渤、华阳知县沈云祚、参将杨展被大西军生擒活捉。

  性情暴躁的四川巡按刘之渤是陕西宝鸡人,因为是同乡,张献忠想劝降他,许诺封他当丞相。

  不料刘之渤竟像受到侮辱,破口大骂:“我乃朝廷命官,怎能降你这狗贼?”

  张献忠给他送来衣帽,刘之渤当面扯碎;张献忠用金杯向他敬酒,他端起酒杯泼了张献忠一脸。

  气得张献忠威胁要把他凌迟处死,他怒睁圆眼大声呼喊:“宁多剐我一刀,少杀一个百姓。”

  刘之渤惟求速死,滴水不进,骂不绝口,大西王张献忠的忍耐也到了极限,下令将刘巡按绑上高竿,乱箭攒身。

  曾向蜀王劝谏的华阳知县沈云祚被囚禁在城内的寺院里,绝食半月不死。张献忠派人给他送来食物,引诱他投降,沈云祚把头扭向一边。

  来人拿出刀威胁,沈云祚跳起来大骂:“我恨不得咬你们的贼肉,喝你们的贼血,谁吃你们的贼饭!”被一刀捅了个透心凉。

  这位沈知县有一幼子沈荀蔚,年方五岁,被朋友藏到青城山里,幸免于难。

  历史上二十年后天下太平了,他辗转流浪,返回四川老家,依据自己的耳闻目睹,撰写了一本小书,名叫《蜀难叙略》,成为后人研究张献忠入川的珍贵资料。

  俘虏中最幸运的是青年军官杨展,劝降不从,被两名士兵押到城外处斩。有一名士兵羡慕他身上穿着的五彩鲜妍的绵甲,就跟杨展商量:“汉子,将这身衣甲送我吧!”

  参将杨展感到好笑,眼珠一转说:“我命都不要了,还要这身衣服干什么?情愿奉送,只求二位军爷把我的尸骸投进河里,不要扔在地上让野狗吃了。我先谢谢二位啦。”

  两位大西军战士欣然同意,将杨展带到江边,唯恐弄污了绵甲,想先剥下衣甲来再斩首。不料刚一松绑,杨展顺手夺过士兵手里的刀,将二人砍翻,然后一跃跳入波涛汹涌的江中,没了踪影。(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wn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