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52章 未雨绸缪_定居唐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赋税,特别是唐初,施行的是轻徭薄赋的政策,比之前朝隋朝时期,赋税是轻的,但比之后世的宋明清,又是重的。

  唐初在均田制的保障下,租庸调制的税法,这个税法是适宜的。及至安史之乱后,因战乱、土地兼并等破坏了均田制,租庸调制自然也没有了施行的基础,才改革税法,采用两税法。

  所以,租庸调制与均田制是经过历史证明的,是适用于唐朝初期的,在这点上,薛朗并没有什么异议,他只是希望能在赋税结构中,加入粉条,适当的减去一些粮食的缴纳比例,让民众的生活更好些,目的仅此而已。

  赋税关系国本,只一次朝会是议不完的。朝廷的诸公们,还有得讨论。薛朗只是提供大方向上的建议,细则他是不管的,于是,就只参加了这一次的朝会,之后几天的朝会,他一次都没参加。

  之后,薛朗把关于拍卖会的筹划写了个细则出来,呈给圣人,圣人看后极为满意,全权交给他去筹办。

  于是,薛朗找上平阳公主,先印刷了一摞儿公告出来,长安每个里坊的公告栏处都贴上,东西两市贴的更多,争取先在长安把拍卖会的事情宣传开。

  然后,薛朗还把培训教授红薯、土豆播种技术演讲团的事情也揽了过来,由他亲自培训,成员自然是要从熟悉农事的人员中选取,所以,薛朗直接拿着圣人的手敕去找司农寺的杨正卿,请他挑选人员出来。

  杨正卿自是知道他挑选人员是要干啥,讶然问道:“幼阳与公主大婚在即,这巡回演讲团,难道是幼阳带队?”

  薛朗笑着摇头:“我只需培训好他们就行,带队的人选,另有其人,既知农事,又懂得如何播种红薯、土豆,让他去,比我合适。”

  “哦?还有这样的人才?不知在哪里任职,我可认识?”

  杨正卿追问了一句。薛朗笑道:“不瞒正卿,此人名叫万思明,乃是平阳公主府中职事,当初我在苇泽关试种红薯、土豆,便是他做我的副手,协助于我哦,为人踏实肯干,又能吃苦,让他来带队,再适合不过。”

  薛朗对万思明印象挺好的,在苇泽关的时候,与他配合的还算满意,建议筹建这个演讲团的时候,薛朗便想起了他,也不枉两人当初合作一场。

  薛朗有圣人手敕,杨正卿自然不会对他提议的人选有异议,想了想,转而问别的:“不知这个培训如何做?幼阳可有章程否?”

  薛朗笑眯眯的道:“很简单,圣人已挑选好人手,我也选好了种子,即日起便要开赴中原各地,进行土豆秋种的试种,这些挑选出来的人员,正好跟着一块去,实地学习一下,有什么疑问,待回京后再来找我,届时,学得必定十分深刻,不至于纸上谈兵!”

  杨正卿先是一愣,旋即笑起来,赞道:“幼阳好盘算!此策极好!”

  薛朗谦虚的拱拱手,把演讲团的事情定了下来。

  告别杨正卿,薛朗下班回家,心中默默盘算——

  他要与平阳公主经营自己的势力,武事上,有叶卿、江临、马三宝三人足矣,再多恐引起忌讳;文事上,目前只有薛朗一个,略弱了些。

  所以,从现在起,有合适的位置,他都会把平阳公主府出身的人推出来任职。不争高官,就任职做事的官职,不求高官厚禄,不求权力,就是有机会的时候,就在各职事部门安排人。

  平阳公主又不可能去争皇位,所以,这样安排她府里的人,既不太过引人注目,又不至于让平阳公主因为隐退而对朝政一无所知。这些职事官的存在,就是平阳公主的眼睛,以公主殿下的能力,只要这些人的存在,就足够她了解时局了。

  请收藏:https://m.wn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