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四百九十六章按部就班_扬锋汉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二县,共有百姓九百余万人(不含门阀士族以及官员名下的荫户、隐户),其中丁口接近六百万,六十岁以上老者约八十万;这几年百姓日子好过,小孩出生的数量猛增,未成丁的小孩近二百万。

  雍、司、梁、北雍、北益、兖、北冀、北青以及雍州(秦州尚未设立)登记造册的田地五百七十五万余顷(不含门阀士族名下的私田),丁男授田七十亩、丁女折半,自垦三年之内不计在内,多余田地归入屯田。

  朱琨兴奋地道,这些年大力推广杨家犁,鼓励屯军、百姓开荒,大见成效。田地每年以十数万顷的数量新增,杨安玄下令新垦田地归于垦田之人,三年之内不用纳税的政策激励着百姓不断拓荒。

  杨安玄与民生息,税赋定得很轻,每亩仅取田税一石,理论上可得粮五亿七千石,但考虑灾害等因素,实际上能得粮五亿石以上。

  冗兵、冗官、冗费是历朝施政的顽疾,杨安玄尽量减少麾下官吏的数量(1),九品以上的官员每州约在三百多人,治下有官员总数在四千余人。

  这些官吏平均年需俸禄二百万石,吏员按官员的三十余倍计算,约在十五万左右,平均俸禄六十石,需俸粮九百万石,加上节赏年赏官吏需粮一千五百万石。

  杨安玄在境内大力推广儒学,杨安玄要求每县皆治学庠,学庠教师人数约在二千左右,每人按年俸八十石计算,加上年节赏约在一百六十万石。

  以上供养官吏、教师、兵马等需粮一亿五千石左右。

  这几年大搞建设,学宫、集市、修缮城墙等大型官府项目用得是从姚秦、谯蜀缴获所得,但兴修水利、平整道路、修建学庠驿馆、开挖矿藏、打造船只、研究军械、赈济灾民等各项开支都是天文数字,若不是钱币开始逐渐代替粟米支付,再多的粮食也不够用。

  杨安玄广施仁德,治下的门阀士族和百姓均对其统治皆认可,粮食连年丰收,出现谷贱伤农的苗头,杨安玄让郡县官府鼓励百姓栽种豆类、菜蔬、瓜果以及棉花等经济作物。

  而粮食增多,传统的积谷防饥的观念正在逐渐转变,大户人家开始储藏金锭、银器和珍宝,集市上的买卖也多用铜钱支付,这表明构建货币体系的可能性已经出现。杨安玄开始与王镇恶、辛何等人谈论、构想货币框架,准备在不久的将来建立以钱易物的金融体系。

  沙盘清晰地看出杨安玄治下的疆域已经与刘裕所有的地盘相等,杨安玄估计刘裕名下的百姓约在六百万左右,加上门阀吞并田地远胜过自己治下,征税的田地估计要比自己少百万顷。

  刘裕麾下的兵马檀道济统率约一万人(留五千在江陵),刘道怜在荆州兵马约有一万三四千左右,竟陵有兵马万人,江州、豫州有兵马万人,

  请收藏:https://m.wn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