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四十八章朝中争议_扬锋汉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垂献金冠求和,诸卿以为如何?”

  消息早已传遍建康城,城中欢宴通宵达旦,庆贺大劫消散。秦淮河上的歌舞升平,重归人间乐土,太平盛世。

  王国宝抢先出班拜倒,奏道:“吾皇万岁。洪恩浩荡布于天下,伪燕被陛下天威所摄,主动输诚。此乃陛下仁德所至,当诏告天下,受万民膜拜。”

  司马曜被王国宝奉迎得哈哈大笑,道:“卿言有理,理当昭告天下,以正视听。”

  司马道子怒形于色,王国宝原本是馅谀他的,这个中书令便是他力主推荐的。

  哪知王国宝做了中书令之后傲慢不守法制,居然在皇宫清暑殿旁建造房屋,惹得司马曜大为恼火,数次当面厉斥。

  王国宝大为恐惧,转而讨好天子,与司马道子疏远。司马道子感觉被愚弄,曾在宫中当面责骂王国宝,更向他掷剑,往日情谊不复再存。

  天子司马曜却认为王国宝对他忠心耿耿,要司马道子不要针对王国宝,甚至有意让次子琅琊王司马德文迎娶王国宝的女儿。

  司马道子与天子之间矛盾越发激化,改封为太后的李陵容多次出面劝解,兄弟俩才勉强维持表面和睦。

  大殿之上又见王国宝奉迎天子,司马道子怒火中烧,压了压火气开口道:“燕国既有交好之意,我朝应遣使前往中山,拟定国书,各守疆土,永不相犯。”

  司马曜下旨道:“仪曹侍郎郑丰为正使、散骑侍郎徐浩为副使,游骑将军邓方率轻骑骑两百护卫,过京口时从北府军中抽调三百人,护送使团前往中山城议和。”

  大事议定,天子退朝,招呼会稽王一同前往西堂,兄弟俩人摆上酒,边喝边谈。

  天子司马曜道:“此番燕国献冠请和,杨安玄功不可没,加上杨家犁之功,朕要重重地封赏他,待弱冠后授个美官于他。”

  司马道子沉吟片刻,道:“算算时日,杨安玄差不多经过郡中正评议定品了,十月是大中正品议,万岁何不等品评的结果出来再说。”

  司马曜道:“此子才学过人,朕读过他所撰的《小窗幽句》,清雅脱俗,朕要宣他进京来,亲眼看看此子。”

  “臣弟也颇想见见此人。此子年方十六,便能写出《小窗幽句》这等洞查世情、动中肯綮的句子,着实让臣弟吃惊。”司马道子叹道。

  难得两兄弟除了酒之外还有相同的见解。

  司马曜来了兴致,道:“天下之大,总有些天纵之才。此子的几首登高诗朕都读过,气势恢宏,足见其人胸襟开阔。那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发聋振聩,忠贞之意昭然,朕深为感动。”

  司马道子默然不语,他原本与天子的想法相同,认为杨安玄是可用之材,应该用高品美官厚相结纳。

  其子司马元显却提醒他,“杨家曾为桓温麾下,如今投在郗恢门

  请收藏:https://m.wn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