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七十一章诱以名利_扬锋汉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勉愚,敦敦教诲,言犹在耳。」杨安玄慨声道。

  「太元二十年五月,愚蒙车师不弃,拜在门下,从师学经。车师对愚说过,治学当「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方为真读书。」

  此话一出,一旁的荀歌眼神一亮,莫非杨太守这四个字与先祖的「学至于行之而止」的主张不谋而合,若杨太守是荀家学说的拥趸者,对荀家而言是好事。

  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是明代心学大师王守仁所提出来的,杨安玄自知年少言微,只能借车师之口说心中之言。

  车胤是天下大儒,借他之名说出来的话自然被士人所重视,而且车师已逝,作为弟子宣扬他的学说也算是尊师重道。

  「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愚知诸公皆是博学多才之士,此次有意征召你们当中的俊杰入仕,为朝庭效命,为百姓谋利。」

  虽然事先知道杨太守要征募人才,但听他亲口说出还是让不少人喜笑颜开,不少人急不可耐地呼道,「愚愿为太守驱驰」、「杨太守,仆早有意出仕为国效命」……

  王镇恶听着身旁沸腾如粥的声音,撇了撇嘴,心道多数人怕是想着从此衣食无忧、诗酒林下吧。

  等了片刻后,杨安玄提高嗓音道:「诸公一心报国的拳拳之心让愚深为感佩,愚想问上一句,若给诸公一县,当如何治理?」

  气氛再度热烈起来,县令虽是七品官,首次入仕却要对应上下品(中正三品)才有资格担任。

  来此的士人中多出身寒门,六至九品占了绝大多数,像李彪五年前定品为七品,若能直接担任县令,真是平步青云。

  「以仁义治理」、「无为而治」、「教之以仁、束之以法」,争先恐后地应答声嘈杂不堪。

  李彪深为后悔自己来得迟了,早知杨太守会有此问,哪怕不睡也要站在杨太守近前,说出自己治政的理念。

  荀伯子骄傲地仰着头,用眼角余光看着身旁激动的士人,他根本不屑与这些出身寒微的人争夺可怜的卑位。

  荀家虽然不比以前,但仍是上品门第。去年荀伯子与谢家结亲,娶谢安二兄谢据的孙女为妻,朝庭授其驸马都尉的散官。

  对于他来说,积清望前往京城才是正途,何必在郡县与寒家子争食。

  冯立手拈胡须沉吟,此次他率徒从南阳远道而来,便是想在颍川、萦阳出仕,一展抱负。

  前两日饮宴时,自己借机向杨太守提出,杨太守已经允诺,有两个职位供自己选择,一是太守府主记室,一是萦阳郡属县县令。

  这两个职位各有优劣,冯立犹豫未绝,今日听杨安玄向众发问,如何治理一县,冯立有了决断,就任县令。

  王镇恶目光闪烁,若能给他一县施为,定当让百姓安居乐业,治理得路不拾遗、夜不

  请收藏:https://m.wn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