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八十六章居心不良_扬锋汉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备状告杨安玄的罪名:不遵法纪、滥用刑罚、大兴冤狱、民怨沸腾等等,凑了个十条整数,第二天便各奔前程。……

  隆安二年的正月,许靖过得春风如意。作为跟随杨安玄前来汝南的文吏,许靖被任为录事史,掌管郡中往来文书。

  许靖对自己追随杨安玄前往洛阳的决定颇为得意,虽然当初的主要目的为了躲避债务,前往洛阳行险一搏没想到收益良多。

  短短一年多时间,从都水监书吏成了汝南郡录事史,明眼人都知道,等杨安玄成为郡守,他的位置还要往前挪。

  郡中官吏纷纷请他赴宴,拐弯抹角地想打听杨主簿的喜好。想从自己嘴中套话,没好处可不行,许靖住处堆满了同僚送来的腊味、糕点,当然还有钱和布帛。

  杨主簿喜欢什么,许靖还真不摸透。这位年轻的杨将军,未见他亲近女色,不见其到妓楼戏耍,在京口巡江监时有空便泡在巡江营,要说喜欢便是练武了。

  世人皆喜欢财色,钱财杨主簿同样不缺。这段时日源源不断运来的粮食,都是杨主簿向新野阴家和巴陵杨家赊购而来的。那些向粮商购粮的金子,外人不清楚钱从何处来,许靖却知道是杨安玄自掏腰包。

  十余万石粮,近二千两黄金,光想想许靖都觉得头晕目眩,整个汝南郡怕都找不出几家这样的大户来。

  跟在杨安玄身边日久,有些事他隐约听过,这位年轻的杨主簿手中的产业可不少。京口的淑兰院,还有那生意火爆的「麵」馆,要讨好杨主簿,提点东西上门远不如尽心办差来得实在。

  年少多金,位高权重,真是让人羡慕啊,许靖背着手看着堆放在案头的礼物,自己什么时候才能像杨主簿那样有钱有势啊。这条粗腿可要紧紧抱住,自家的前程可全在这位主公身上。

  新年以工代赈没有停,许多流民从外郡涌来找活做。从年前二十八到现在,短短七天时间,光新息城以工代赈就耗用了一千五百石粟米,算起来有三千余人在做工,若是加上其他属县,五万石粮食恐怕支撑不到月底。

  外地前来售粮的商贩少了许多,到哪里去筹粮,杨安玄正坐在内堂发愁,辛何进来禀道:「杨主簿,再过两日便是人日。往年惯例府衙会召集郡中文人士绅同游浮光山,登高探春,今年可要继续。」

  又到了人日,杨安玄有些恍神,前几年自己还是参加者,一转眼便成了组织人。

  杨安玄问道:「浮光山在何处?」

  「城南八里。此山在淮河南岸,河水趋山势三曲三折,淮水环抱,云蒸霞蔚,青山倒映,浮光耀金,故名浮光。」辛何介绍道。

  杨安玄醒悟过来,自己前世曾经到过此山,那时名叫濮公山。当地人介绍唐时有姓濮的道人隐居于此,采药炼丹,悬壶济世,后人为纪念他

  请收藏:https://m.wn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