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章 第6章_在年代文里卖辣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切好的黄瓜丝以及剥掉壳的鸟蛋,把面饼一卷,就是自制的卷饼。

  陈北在厨房里帮忙,“哥,我第一次看到这个吃法。”

  陈辰说,“味道应该也不差。”

  两顿洋芋饭让陈北对他哥的厨艺信服,这会儿看着那红彤彤的辣椒和白嫩嫩的鸟蛋就觉得饿的慌,“那我相信,这是县里才有的吃法吧?”

  反正在村里和镇上他是没看到饼子还能这么吃的,谁家不是锅里刷点油就摊饼啊,撑死了加个鸡蛋!

  所以陈北理所当然的认为这是他哥从县里学来的。

  陈辰想想县里的情况,否认道:“不是,听人说的,县里没这么吃的。”

  陈北啊了一声。

  陈辰给自己打补丁,“那人是从别的地方来的,我帮了他一个小忙,他就跟我说过这么一种吃法。”

  陈北懂了,“原来是这样。”

  晚饭桌上陈建业对这个卷饼表示了赞扬,是在陈北的疯狂称赞中说的“是不错”。

  十多个饼,面饼也厚实,又加了不少蔬菜,陈辰吃两个半就饱了,陈北硬塞了三个,陈建业每天下地辛苦吃了六个,最后剩下三个半就用盆装着飘水缸里,这样温度低能放到明天吃。

  饭后休息纳凉时,陈建业才说:“我们商量过了,十六那天冬雪过门。”

  陈北算了日子,“那不就是五天后?”

  陈建业嗯了声。

  陈辰问:“这时间有点紧。”

  陈建业解释说:“如果不是十六就得等到两个月后,那太晚了,就选了十六。”

  主要也是怕陈辰答应之后又反悔,那样难免会有些不好看,所以倒不如抓紧办了,等成了定局后也没话说。

  陈辰没想到这层,只是问:“那现在准备席面来得及?”

  “不准备席面。”陈建业说。

  陈辰惊讶。

  陈建业解释说:“这年头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如果要客人家就得随礼,而且现在农忙,谁也没有那个时间,我们自己也累,况且我们都是二婚,就家里围着吃一顿就行。”

  这倒也是事实。

  这年头村里头二婚者好像都是去扯个证,然后昭告大家一声,再自家人一块吃顿饭就成了。

  办席也的确麻烦,要真这样也省事很多。

  最后,陈辰果断说:“爸你跟刘姨商量着看吧,要我和小北做什么你们说一声就行。”

  陈建业应了。

  歇好之后陈建业就去找他爹妈以及兄弟们商量,陈辰和陈北则是拿着水桶去挑水。

  村里有河穿过,也不知道是往上多少年的时候人们在出水口位置凿了个小水池,专供村里人饮用水。早些年水泥开始使用后,村里又将这小水池重新修了修,不仅面积扩大了,还给架了个顶盖、沿岸两边也修高了,只留了门供打水,这样一来水池干净又方便,且能保证一定程度的安全,小孩子打水的时候也不怕站不稳一头栽进去。

  夏天天黑的晚,好些妇人姑娘们都趁着太阳不晒的时候在河边洗衣服,水池往下一些的位置还有人在洗菜,陈辰看见人根据记忆就喊,有遇上小伙叔伯之类的还多说两句,惹的那些人还有点惊讶。

  以前这陈辰没那么会闲聊啊,都是喊一声过后就不说话了。

  家里的水桶都是木桶,光空的挑着都重,等装满了水,陈辰连站都站不起来。最后,他皱着眉把水倒掉一些,每只留了半桶水,这下可算是能起身了。

  只有一条扁担,陈北只能用提的,他年纪小力气也不大,就只提得动大半桶水,兄弟俩一个来回,水缸水位勉强上升了一点。

  就这么一趟,陈辰就深刻理解了为什么家里人平时热的时候都只是拿木盆装点水用毛巾擦擦,要真洗澡,不冷的时候基本都是抱着衣服去河里。

  这明显就是懒得挑水嘛!

  等辛辛苦苦来回几趟终于把水缸装至大半的时候,陈辰已经累瘫了。

  那时候,他满脑子只有一个念头——自来水是一项伟大的发明!

  请收藏:https://m.wn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