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章 战略_我就不火葬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庆、旻三州之地,总计足可召回八大宗师、过千先天与二千六百万大军。

  如此雄军入驻京畿,足以应对不时之需,必要时支援四方。而四方之乱,则依旧以就近之兵为镇压主力,战有不利,我京畿大军再派兵驰援。”

  “此法当可最大程度保证天下安稳。”太尉当即说道“臣认为可行。”

  丞相也言“此乃深思熟虑之谋,尽可能免去大军调动,臣也赞同。太祖高皇帝设四征、四镇、四平、四安之军,也正是防范此时,大将军之言,正与其相得益彰。”

  “陛下!”然而,此刻太傅却出列,躬身拜道“臣有一言。”

  “讲。”皇帝开口。

  太傅转而看向侯永,问道“大将军当如何保证天下诸将的忠诚?倘若其拥兵自重,反倒割裂了我朝廷兵马,成为一镇叛乱诸侯,又该当何如?”

  “臣附议!”御史大夫也出列说道“他们或许一时忠诚,却难保其一世忠诚,若朝廷对天下尚有掌控力便罢,如若不然,给予他们兵权,无异于资敌之举!”

  事实上,乱世当中,朝廷最大的危机往往不在于天下间的叛乱,而是评判过程中各路诸侯、封疆大吏趁机掌权,拥兵自重,实力大涨,最终形成主弱臣强的局面。

  而侯永的建议虽有利于评判,却很可能助长这些领军大臣的实力,最终催化出勃勃野心。

  “林卿与伏卿有何建议?”皇帝淡淡的问道。

  其实道理在座诸臣都懂,只是,你一言我一语,大家都说两句,才好蹭上功劳,这也是他们的默契了。

  “权衡。”太傅当即说道“不可一人掌权,而因分权于众。”

  御史大夫又说“然兵贵神速,又不可分权过多,以免为将者产生分歧,贻误战机。”

  “这方面,臣亦有考虑。”侯永当即说道“可将总指挥权一分为二,两大将领一掌军权,一掌政权。

  掌军者麾下建一‘指挥司令部’,具体可再细分为参谋部、指挥部、后勤部、武装部等,掌政者建‘思想正治部’,具体可再细分为宣传委、组织委、纪律委等……”

  话没说完,总老狐狸无不诧异的看向侯永。

  这回不是装的,因为这套法子,他们以往根本没听说过——虽然大体上部队也是这么构成,不过却远远没到成系统的程度。

  如今侯永直接将这一系统提出……

  “警告,警告,404警告!”正当侯永准备详细展开的时候,他眼前忽然出现了一条弹幕“涉及敏感信息,严重警告!请宿主立即暂停危险行为!”

  侯永一噎,将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

  反正大体上通过字面意思这帮老狐狸应该也能理解个七七八八,不需要他再进行具体、细致的补充了。

  “臣以为可!”讨论片刻后,御史大夫当即说道。

  太傅也言“臣以为,掌军者可如大将军所言般,以诸王及持国公、钦国公为主,而掌政者,当自御史台直接指派。”

  “臣附议。”侯永抱拳。

  丞相与太尉对视一眼,也点点头“臣附议!”

  。

  请收藏:https://m.wn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